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遥感大数据时代.定量遥感是推动遥感大数据应用深化与服务升级的关键技术.定量遥感经历了第一代“物理机理驱动”和第二代“机器学习驱动”两次热潮,正朝着第三代“物理机理+机器学习混合驱动”的新机制如火如荼发展.一般来说,物理机理模型具有可解释性强等特点,而机器学习模型在自主发现数据间内蕴模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通过物理先验知识辅助或约束机器学习来提升定量反演能力,还是利用机器学习来优化物理机理模型中的结构或参数,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目前为止,耦合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模型仍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耦合模型的不确定性、泛化性仍有待探讨.迫切需要以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推动定量遥感的源头创新,更好地迎接定量遥感发展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1. 核心思想
第一代物理机理模型驱动的定量遥感运用数学或物理模型,定量推算或反演地物目标参量.物理机理模型具有可解释性强等优势,但模型包含了大量难以获取和计算的变量,给建模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第二代机器学习模型驱动的定量遥感利用机器学习归纳遥感观测数据与地面实测值之间的特定规律,完成地学参量的定量反演.一般来说,机器学习模型对数据的适应性强,但对结果的可解释性差.第三代定量遥感的主要思想是耦合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发展学习与机理双驱动的反演框架.需要说明的是,机器学习不是对物理机理的简单替代,而是对物理建模的补充与增强(Reichstein et al., 2019).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有希望催生一系列全新的处理方法和应用模式,是定量遥感新的发展方向.根据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模型耦合过程中所处的主次地位,大致可将第三代定量遥感方法分为物理机理约束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预测物理机理模型、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互补模型等方法().
定量遥感旨在将多源遥感观测数据定量反演或推算为地学目标参量,形成时空遥感数据产品.几十年来,机器学习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地球物理学应用,在加速对地球行为的复杂、交互和多尺度进程的理解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研究如何将物理过程建模与灵活的数据驱动建模相结合、构建耦合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模型的定量遥感范式,有望解决遥感数据定量分析难题,最终回答“定量遥感与机器学习能够融合吗?”这一科学问题.该科学问题的解答将极大地推动定量遥感的发展,为定量遥感研究开辟新思路.
3. 发展前景
基于物理机理模型的定量遥感结合物理规律和生化性质等知识,不断完善对地球系统的认知和建模的过程.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来进行学习,它提供了一种在高维空间中发现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式(Uhlemann et al., 2022).耦合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模型的定量遥感,不仅能够处理复杂的物理特性,改善理论和优化系统,还可以弥补机器学习的可解释性,提升模型的效率和精度.两者相互促进与融合,有助于解决遥感数据定量分析的若干难题,为大气、海洋、环境、农林、矿业等研究领域和相关行业提供定量化的服务.探索物理机理与机器学习模型深度耦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发展学习与机理双驱动模型的定量遥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龚健雅, 李彦胜, 2022. 定量遥感与机器学习能够融合吗?. 地球科学, 47(10): 3911-3912. doi: 10.3799/dqkx.2022.861
Gong Jianya, Li Yansheng, 2022. Can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be Integrated?. Earth Science, 47(10): 3911-3912. doi: 10.3799/dqkx.2022.861
更多论文信息,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订阅电子刊,将定期为您发送每期的全文、虚拟专辑、作者分享会通知和培训会等高质量邮件。
往期回顾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近70年中国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进展
→造山带橄榄岩岩石学与构造过程:以松树沟橄榄岩为例
→片麻岩穹窿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规律探讨
→岩浆作用与地球深部过程
→从岩浆岩看青藏高原地壳的生长演化
→地壳生长及深部物质架构研究与问题:以中亚造山带(北疆地区)为例
→辽东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成矿有利区预测
→晶粥储存、侵入体累积组装与花岗岩成因
→交代岩石圈地幔与金成矿作用
→实验地球科学的前沿与发展战略
→实验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展望
→实验岩石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实验矿床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实验流变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温高压装置研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构造地质学
→纪念马杏垣先生
→关于大陆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考与讨论
→秦岭造山带是印支碰撞造山带吗?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
→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
→增生型造山带结构解析与时空制约
→洋板块地质与川藏铁路工程地质关键区带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构造热事件时代及演化
→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新太古代烟庄正长花岗岩年龄及成因:对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制约
→俯冲带结构演变解剖与研究展望
☞地学与健康
→"同一健康"视角下医学地质学的创新发展
→优化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古生物学
→地史时期生物对冰室气候形成的作用
☞沉积和盆地动力学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盆山过程
→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
→渤海海域秦南凹陷东南缘沙一段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及勘探意义
☞石油地质学
→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形成分布与前景展望
→”双碳”目标下我国油气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陆上未来油气勘探领域探讨与攻关方向
☞地球物理学
→从高分辨率地震层析成像看青藏高原软流圈的物质运动
《地球科学》
青年学者论坛回放
→黄康俊|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地球增氧事件
→张 文|激光微区锆石Zr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及参考物质研发
→Marize Muniz da Silva|巴西São Francisco地块 Mineiro带后碰撞岩浆作用
→Dionatan Ferri Padilha|巴西南部Dom Feliciano带后碰撞玄粗质和超钾质岩浆作用
→王选策|地球系统中的挥发分和物质循环——对非俯冲带岩浆的新观点
→荣 辉|基性岩侵入对铀储层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以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为例
→兰中伍|南秦岭岩浆作用与浅表环境响应
→余文超|贵州遵义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物源:来自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岳 汉|从2021年青海玛多地震到松潘-甘孜块体的长期形变模式
→王 墩|2021年Mw7.4青海玛多地震的震级、地震动场及破裂过程
→邓阳凡|华北东南缘综合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启示
→谢国治|胶东半岛高Ba-Sr牙山侵入体的成因及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白江昊|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成因:放射性成因Ca-Nd同位素制约
→李振洪|川藏交通廊道重大灾害防控专题
→王 栋|川藏交通廊道冰雪灾害风险评价
→汤高明|青藏高原典型地表地质灾害机理及分类
→崔一飞|川藏交通廊道泥石流级联调控风险防控原理与方法
→刘金高
→丁 兴|富氟流体活动及其成岩成矿效应
→柳保军|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壳幔拆离断裂活动对深层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雷 超|南海北部深水-超深水盆地构造研究进展
→郑金云|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旋回及新生代沉积环境变迁
更多的信息,了解一下 【Z6尊龙官网】。